| OA | 中文
Shanghai Jianwei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Tech. Co.,ltd

第二届上海·武汉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研讨会 ——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研究会在沪召开

发布时间:2018-05-19

        2018年5月17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88图库l188论坛之家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泰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遗产》编辑部、《BUILT HERITAGE》编辑部、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协办的“第二届上海·武汉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研讨会——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研究会”在具有64年历史的远东BAUHUS第一楼——同济大学文远楼隆重召开。

与会专家代表与慕名前来的学子们合影

        研讨会特邀来自上海武汉两地相关领域政、商、学三界专家学者,在2014年首届上海·武汉技术交流的技术支持框架下,共同探讨两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的编制与实施问题,研究上海武汉两地在相关领域内建立更积极合作机制的办法,为两地合作交流作技术层面的深度磋商。本届研讨会作为此前武汉房管系统代表与上海市房管局属有关单位(安监所李宜宏、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监管处徐晓峰和田瑞华、市住宅修缮中心胡煜、历保中心韦晋等同志出席了会议讨论)关于历史建筑管理体系、条例修订、创新研究等议题的有效补充,将更有效地推动两地乃至我国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事业未来的发展。

当天上午沪汉两地房管局系统的主题交流

幕式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李昕副主任回顾了首届上海·武汉近现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研讨会的主要成果。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谈雅雅女士、武汉市房管局房屋安全维护管理处副处长吴勃先生分别致开幕辞。双方回顾了沪汉两地历史文化上的渊源,陈述了双方过往合作的历程与各自相关领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基于两地在相关领域内所共有的特征对两地未来合作前景进行了展望。

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李昕副主任发言

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代表谈雅雅发言

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安全维护管理处副处长吴勃发言

规程研究会特邀主持蔡颖佶

        随后,由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颖佶女士作为特邀主持,并简要介绍了新近送审的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为主承担的关于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国家级课题的基本情况。陈洋院长指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的编制既要强调当地的历史建筑特色,也要以既有条例和将要出台的国家规范为依据。将针对地方的特色性与针对广域学理的普遍性结合起来,有创新,有传承。论坛由此进入主题讨论环节。沪汉两地专家学者围绕“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这一核心主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规程研究会特邀主持蔡颖佶发言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规划师丁援博士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规划师丁援博士以主编单位身份并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角度首先就《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课题背景与概况进行了主题发言,在回顾两地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源变与共振后,陈述了当前武汉在优秀历史建筑方面技术与政策发展的趋势。同时就此次活动会前研讨时对上海相关范本的体会提出本次研讨会武汉方面关心的要点问题。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总规划师丁援博士发言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王安石副主任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王安石副主任以租界为切入点提及沪汉两地在一段历史时期中同在西方资本的影响下而形成的近代建筑风貌具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些近代建筑在保护的数量和方法上与其它传统建筑差异极大。如何编制一部有针对性的保护规程这一问题是沪汉两地所需要共同面对的,具有极高的重要性。王总指出,中央在此方面关于“创新工作办法、改善人民生活”的指示精神对于编制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应当结合上海从2003版到新版规程范本的演变及其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对过往指导理论进行辨证地再认识。在新规程地编制上应当充分考虑新形势变化的时代性特征,结合当前党中央新的精神,处理好保护保留和解决居民生活条件的关系,创新思想,解决好抗震、消防对原真性保护的影响,处理好保护新理论、新方法对传统做法的颠覆,真正制订出有前瞻性、创新理念的保护修缮技术规程。

上海市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王安石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张鹏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张鹏博士借用常青院士就历史建筑保护设计、理论与技术所做的“蛋壳、蛋清、蛋黄”比喻破题,阐述了遗产保护技术的重要性。张鹏教授表示技术规程的拟定对于确保保护实践的效用与确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如何修缮一个历史建筑是基于如何认识一个历史建筑而来的。上海规程在过去数十年间的进步是建立在对上海近代建筑材料、结构、设备、风格等各方面专项研究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以上海对历史建筑砖木结构体系加固方法的认识转变为例,规程逐渐放开了对钢混加固的规定,扩大了对砖木结构保留的审批,反映的正是背后学理发展带来的价值认知进步。张鹏教授指出规程的编制应该体现“底线思维”,在确定修缮的底线效果基础上,应当适当放开个性化思维,并能够针对历史建筑修缮中某类问题的不同可能性为实践提供延伸建议与支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主任张鹏博士发言

原上海市房管局副总工现上海市历保办秘书长曾浙一

        原上海市房管局副总工、现上海市历保办秘书长曾浙一先生在回顾他过往30年在上海的工作经验及代表上海与全国各地的交流实例中表示沪汉两地在优秀历史建筑领域相向而行互相学习的同时,也要在新时代条件下强调“创新思维”。曾秘书长指出,世界的潮流发展已经显示技术规程的编制已经从综合性向专业性拓展。上海的修缮技术规程也已经在其下发展出了包括检测、察勘、施工、监理、效果评价、价值评估等多种转向技术规程。这一趋势值得武汉方面思考。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对标”指示,武汉的技术规程编制应当突破上海规程编制的局限,在保护种类上深思。只有充分扩大保护目标的数量,使得被保护客体的数量达到一个量级,多样性充分的丰富才能形成进一步与国际先进水平对话的基础,进而提高保护的质量。曾秘书长还指出上海经验中以“四修机制”(修旧如旧、修旧如新、修旧如故、修旧如初)对不同保护等级建筑、同一建筑不同保护等级部位做出不同保护修缮要求,是有借鉴意义的。理论的突破、管理的需求、技术的探索、保障措施的到位是综合为一体的,脱开任何一个谈技术规程都将有失偏颇。

上海市房管局副总工、现上海市历保办秘书长曾浙一发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陆地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陆地博士就修复修缮的学理问题进行了发言。陆教授从厘清修缮与修复概念入手,为解决规程编制中涉及的“繁与简”问题提供了思路。陆教授指出修复工作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保护性修复、艺术性/形象性修复、功能性修复。其中艺术性/形象性修复与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关系最密切。此类修复的六个子类:释放性修复、解修复、矫形性修复、拼合归安、补全、翻新,各有其适用性与隐藏的价值判断,值得武汉方面在其规程编制的过程中予以考量。避免作为一个纲领性文件却陷入到无穷尽的个案之争中挂一漏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陆地博士发言

《建筑遗产》学刊运营编辑、组稿人蒲仪军博士、《Built Heritage》学刊编辑主任祝东海博士

        《建筑遗产》学刊运营编辑、组稿人蒲仪军博士从建造技艺史角度,以布拉格市区的链斗电梯、武汉大学的磨石子马桶为例,阐述了建筑设备作为构成近代建筑特征要素的重要性,提请大家认识到对于建筑价值的认识往往是渐进式的,因此规程的编制应当具有适度的弹性,为技术价值的商讨留下余地。

        《Built Heritage》学刊编辑主任祝东海博士简介了其学刊在搭建国内外理论交流中的角色。祝博士指出,从Built Heritage投稿文章来看,国际上理论与实践都是不相脱离的,两者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而媒体可以在其间帮助保护理论和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以更高频、更高效的形式扩展开。

《建筑遗产》学刊运营编辑、组稿人蒲仪军博士、《BUILT HERITAGE》学刊祝东海主任发言

188图库l188论坛之家郭伟民董事长

        188图库l188论坛之家郭伟民董事长指出,文物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任重而道远,此次研讨会中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令人受益匪浅。建为历保作为一家志存高远的企业一定会沉下心来与各位专家学者多交流学习,为保护修缮事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郭董简述了建为历保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领域做的工作,包括举办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博览会以增进国内外建筑遗产相关交流、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成立科技保护基金会以支持科技保护在文保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与上海建桥学院及湖南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创办两校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为历保行业培养更多人才、以及将与北大文博学院合作发起成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下属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基金会等。郭董坦言建为历保的力量还有限,但建为历保有持续努力的心,愿与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协力,力争为我国历史建筑保护行业做更多实事。

188图库l188论坛之家郭伟民董事长发言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系主任张迎春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系主任张迎春随即表示,学院中俗称“建为班”的教学试点专业第一批本科生即将在与建为历保的校企合作下完成毕业答辩工作。与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定位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建为班更倾向于历史建筑相关的应用技术的培训。并呼吁广大专家教授多多支持教学工作,为业内企业输送匠人,为历史建筑保护事业培养新苗。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张迎春系主任发言

上海泰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存夫

        上海泰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存夫先生表示认同张老师的提议,作为从加固起步的文保施工单位,非常愿意结合施工项目实施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和交流实践的机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戴仕炳博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戴仕炳博士邀请专家们参观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 Laboratory),并详细讲解了《天工开物》中石灰“风吹成粉”的原理及复原技术,收获颇丰。丰富多样的材料样品和检测设备以及来自武汉打包厂历史建筑的试样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

武汉代表一行倾听戴仕炳教授讲解修复材料

沪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专家工作组成立

        专题研讨后,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李昕博士致主会闭幕辞。致辞表示,上海武汉两地同为中国近代城市的代表,而中国近代城市与古代城市完全不同。但目前中国保护体系的专家组织机构与实践技术方法都是完全按照传统城市的保护体系构建而成。近代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新兴市场和领域急需人填补,上海在此走在了前列而武汉则厚积薄发具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所以双方的合作潜力巨大。两次活动都令人收获颇丰,未来两地可以协力做更多努力来推动中国在超越两地之上的近代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更上一层楼。

        研讨会一个重要的议程即借此次技术交流的良机,成立一个政、商、学跨界的专家组,来将此次会议的套路延续下去,共同推动以上事业的长效发展。此倡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响应,随即各方代表组建了沪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专家工作组。作为一个开放式的专家组团,两地的组织联系工作分别由丁援博士和蔡颖佶总工负责召集。专家组宗旨将以此武汉规程的修订为起点,发挥专家前瞻性和技术性优势,今后随着双方不断的互访和反馈交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沪汉两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和文化遗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沪汉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专家工作组成立合影

场外之声

        研讨会主会场的热烈讨论引发了关注此次专题的领导、专家、学者们的互动,大家纷纷抒发自己对研讨会主题内容的看法:

        上海东亚联合建筑设计合伙人孙健:

        作为一部以历史保护建筑监、管理、实施、标准化文件(或守则)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第一、解释“留 改 拆”。不只是一栋建筑、一片保护区,而是对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所有门、窗、装饰等每一个具有历史信息的构件。一部行业管理标准的出版其内涵是具有可管控可操作性,这里也可以是实际操作标准必须以先进的保护理念引导行业。第二、所有的历史保护建筑都远远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标准的出台是怎么保护好历史的遗产,继续让老建筑怎么再用100年?这里标准中有没有要求使用年限?中国古建筑包括历史保护建筑,东西南北风格派别差异巨大,管理标准只能是地方区域性的,要反映出地方特点不可能是全国性的。强调的是标准的细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第三、标准的有效管理。 怎么才能出台一部可操作可管控的,让历史保护建筑全生命周期存活?这里除了修缮保护标准外还要强调历史建筑的价值利用风险控制,抢救性保护,使用者的法律责任。目前政府管理部门也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钱做保护性修缮,就必须出台相关政策法规让民间资本合法进入历史保护建筑市场,盘活历史建筑保护。第四、希望能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历史保护建筑的理念经验和实施细则。最后祝贺武汉上海合作愉快。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高爱华:

        无论是上海,还是武汉,每座城市都在持续不断地生长,特别是这些具有生命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如何为每一座不同的历史建筑选择合适的修缮原则,是一门值得不断研究,不断思考的文化和技术问题。上海和武汉的专家代表们就这些话题展开了理论性和技术性的探讨,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在管理、制度和技术层面提出了前沿且可行方法,为历史文脉的精心保护,城市基因和城市文化记忆的保存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方案。

        上海城建学院古建技术老师施洪威:

        小时候就住在很老的有故事的房子里,那时备受白蚁及雨水所困,很羡慕能住到带有卫生间的套间楼里。现在有专业的历史建筑保护行业真好,可以设计出在保留老房子的历史存留的同时又改造出现代人生活相符的生活空间,满足人们在现代快捷化生活中安放着怀古的思绪,历史建筑是真正使我们的传统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立体的交融在一起的行业,我喜欢它。

研讨会外场活动

        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及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相关领导在沪期间,马不停蹄地安排了考察的实践活动,冒着35度的高温考察了建为历保修缮的保护建筑旧上海市政府大楼——绿瓦大楼现场,对该建筑的形制分析、施工技术、材料分析及现场检测手段等均作了较深了解,武汉市房屋安全管理中心主任施萌、武汉房管局徐伟等同志饶有兴致地体验了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多种技术在施工的综合应用给与客观的评价。